混音日记3

2020-03-16

3月10日


距离上一次写差不多有半个月了,好几次准备开写,可根本没有时间最疯狂的10天终于过完了,玩了命了,每天平均睡眠在3个小时左右,太疯狂了,往事真不想再回忆了。这些天主要是我学校开学,培训班也被我自己定在了这个时间开课,当时主要是想就算我再延期也是没有时间,还是开吧,加上每周固定的 9首歌要混,最想不到的竟然还插了两首唱片的歌,疯了。

故事概要


这10天过的跟传奇是的,让我再次体会到人的毅力是无限的,老天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,我会对自己说:我再也不玩命了。每天都是按分钟在计算时间,早上7点起床,8点半到学校,下午5点下班,晚上7点培训班上课,11点下课开始混音,混到凌晨3点回家,只有周末能在白天混音,每天工作时间达到20小时,每天都担心自己随时会挂掉。接了一首黄致列新唱片中的歌,但分轨还没齐,我高兴坏了,鉴于目前国际局势问题,我还是不催促了,哈哈。不过我还有一首小弹唱的歌要混,怎么办?我还有什么能用的理由吗?看来只能抽空混了。


如何在这么紧张的状态下,保证混音质量,这是我这些天一直在研究的,混音这种事情是没法对付的,过自己这关永远都是最难的,前面几期我写了助理需要帮我做的事情,接下来我说一下助理做完以后我还要做哪些。


宇鹏越来越熟练,已经可以独立用我的模板把现场录完的分轨对到轨道中了,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,通常我会把现场录完的分轨先COPY至我雷电的阵列硬盘中,宇鹏需要在我的笔记本中通过模板建立新的Session,然后把现场的音频添加至这个Session,整理完毕后再将每一首歌的分轨在原地生成新的音频,然后删掉多余部分,当然做这件事之前一定要另存为新Session,因为有时要回到原始硬盘找数据。


宇鹏在这里就经常犯一个错误,就是没有在素材窗清除不在轨道上的文件,所以我将新的Session考入棚里的MAC PRO上时会显示丢掉100多条音频,如果清理后再存一下Session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。


宇鹏帮我把东哥发来的PGM和录音室的STRING对到分轨中,通常可以根据Click轨来对,当然也有很复杂的情况,比如现场改过编曲,或是乐队根据捞仔老师的指挥做过调整的,这种事需要的就是细致。


宇鹏还要负责把修好的唱在大棚中过硬件压缩,这件事我也交给他了,当然我把所有的要求都跟他强调过了,在学校的时候就教过他,看着他做了几首没什么问题我也就安心了。

 

我要做的事

我准备再找时间写了,累了,明天终于可以睡个懒觉,我得回家了。


节目到今天为止已经播出了四期了,网易云音乐已经都有立体声的音频了,我觉得每次我都要说“立体声”、“立体声”、“立体声”有点可笑,难道音乐不该是立体声吗?当我每次问他们确定是立体声播出吗?得到的答案都是:确定、是!这几周我自己都在怀疑我的专业概念了,是不是我们说的立体声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呢?


前两天我找了一位我非常信任的一位前辈,帮助我一起做一件事,我这次一定要搞清楚电视后期的音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我其实在第四期已经开始做实验了,这期惨败,下期开始调整新思路,等有了新的成果了再跟大家说,我收工回家了。


我们混的声音是为音乐服务的吧?但我这些天一直被一个新概念冲击,就是声音是为画面服务的。那既然这样音乐去哪了?关掉声音单看画面能看得下去吗?但关掉画面只听声音,它依然是音乐。但矛盾就矛盾在没有人有用电视听音乐的需求,我的思维已经很混乱了,看来我需要睡了,晚安各位。


3月16日 我要做的事


我早上写了个段子:

【最近我和女士们一起走路时,过门、转弯的时候我都会让她们先过,她们也会对我微笑、点头示以谢意,她们可能觉得我素质很高,当然这点我不怀疑,但其实她们误会了,我是怕她们踩到我的鞋。】

很多人以为我写的是段子,其实我说的是事实,这次去澳洲从墨尔本到悉尼,我一直在找Y3的店,最后买了一双,我就是怕她们踩这双鞋。



一转眼,这一个多月已经混了45首歌了,每天睁开眼睛就感觉欠人家9首歌,因为【耳畔中国】每周都要播9首,这种日子还要继续持续一段时间,我坚信,这种强压下肯定能诞生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,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我过度的模式化和缺少创造性,毕竟音乐不应该是靠理性完成的工作,所以为了保证我面对音乐的时候是感性的,我把理性的工作都交给了助理。

 

那感性的部分我都做什么呢?

轮到我上手的时候宇鹏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完了,他都做了什么可以参考【混音日记】前10篇,当然这里也包含海毅修完音准的准备部分,忙不过来的时候也求助过小林的团队,音准可以说是电视节目混音成功的一半,我并没有高抬他们,要是没有他们细致的工作,我就是混出花来也依然很难听。


打开工程我通常会先从头到尾听一遍,我主要需要听出这首歌的风格、配器的方式、编曲的设计、音乐的段落、歌手的情绪、乐手的演奏技法等等,一遍基本就够了,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做到,我最早也是要一首歌听上好几遍才能分析出来这些,当你听了一万首歌,你甚至连编曲下一步想干什么你都猜得出来,偶尔猜不出来的那就是编曲给你的惊喜。


然后我会把视频导入工程,对齐后对着视频再听一遍,我至今都坚持要后期给我一份粗剪的视频,看这一遍非常重要,你能看到后期剪辑到底剪了哪些画面在里面,检查你的素材是不是全的,比如画面里面出现了萧,而你的耳朵里根本没听见,那就要赶快去找一下分轨了,当然也有一部分时间我没有先导入视频,我是混完再导入的,这时其实也是可以的,但是就少了前期对现场感的预判,不过你也许会很惊喜,混完了再配上画面那绝对是很享受的,因为我是唯一一个在立体声环境下带着画面欣赏这首歌的人,而其他人只能听单声道的画面版了。


然后MUTE掉所有轨,从人声开始,从音乐最丰富的段落开始,从节奏乐器混向旋律乐器、从频率低的乐器混向频率高的乐器,每添加一样尽量都要同时考虑这个音色的所有的元素,也就是把它混到它最终该有的样子,然后再混下一个乐器。这个方法可能你会比较眼熟,我差不多10年前写过一篇文章,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这么混,方法没有对错,只要适合你自己就没问题,只不过这个方法相对科学,可以让你快速把作品做到一个状态,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你去思考音乐本身的东西。


3月25 上火了


好久没写了,每次想写都累的没有精力了,从写第一篇日记到今天已经混了54首【耳畔中国】的歌了,手上还有已经录完的3期21首要混,让我上火的并不是这个,而是【跨界歌王】第二季今晚就要录完第二期了,又是每期9首歌,未来半个月我绝对要经受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,虽然我已经做好了比较全面的准备,可心里面还是难免会有波动,今天孩子还病了,生命中永远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。

在这么大的压力下我也难免会经常发火,还好我在学校的时候控制的还不错,毕竟是院长,还得注意形象,我的助理就惨了,昨天被我给收拾了一顿,害得他今天要把17首的弦乐从新整理一遍。


当然这件事情也不能怪他,学生出了问题老师也难逃责任,都怪我提前没有交代好,我以为他会,可他真不会,相信经过这次以后他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,虽然他靠自己的智慧硬对好了这些分轨,但我是不能允许这种低级错误出现的,没办法,他必须从来,结果他今天弄了一天,目前看他的精神状态还是挺好的,


还有一件事是让我想说两句,这次某个棚的录音师,拿过来的分轨,先不说声音录的声音怎么样,所有的接点录完了都不修一下,几分钟的事情,就这么给了我,这等于录音师对于自己经手过的作品没有要求,出去什么样都可以,我不是没有能力修接点,不过不该我做的我要是做了,对你是没有好处的,通常遇到这样的分轨我会直接跟制作人说,以后这个棚能不去就不去了,这个录音师能不用就不用了,因为他不尊重自己的职业。


说了这么多,心情也舒缓了很多,说说已经播的第五期期中的一些歌吧,我在这期里藏了个秘密,对于播出结果杨老师说比上次好,很欣慰,终于抓到了电视单声道的感觉,希望不要尽快消失,分享几个作品。


这些歌的正确打开方式:打开网易云音乐,搜素“耳畔中国第五期”,直接点视频的话,我不太清楚这个声音是如何变成这样的。

如何看着画面还能听到立体声的音乐,需同时打开网易云音乐和网络视频,关闭视频中的音频,同时点击云音乐和网络视频中的播放按键,此时需要的就是神同步了。


康定情歌  


这期我最喜欢的一首,混的很爽。


我的祖国  


这期最后一首混的,当时已经累的不行了,准备了红牛,结果没用上,混的热血沸腾的,我爱我的祖国。



有些歌混的时候需要忘掉大脑中所有的混音概念,音乐已经告诉你她该长得样子了。

今天就分享到这吧,我得继续了。


混音日记 13 混一首电视节目的歌大概需要多久?

 半瓶醋 Allanwang Studio  2017-04-30



















混音日记 14

2017年5月21日


过去的两周实在是没有时间写,跨界的第五期和第六期混的很辛苦,加上这周一直在忙毕业典礼的很多事情,几乎没有静下来的时候,转眼当了18年的老师,送走了我的第16届毕业生,每年这个时间都会有种莫名的失落感,这种感觉估计外人是很难理解的,只能祝大家一帆风顺了,加油!


上期说要写从耳畔转向跨界混音上的区别

其实主要的区别还是在空间设计上,民歌还是要整体空间都会比流行要大很多的,举例来讲,我通常在民歌的混响设计上会是??这样的概念:(我们以速度为100的歌为例)


而在流行歌曲中的空间设计大概会是??这样:

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来使用,大家可以看我大概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,我把它附在“阅读原文”中。

这两期的跨界歌王的混音也有些感悟,个人感觉到了第六期是我混音上最不理想的一期,我说的不理想并不只是说结果,主要是混音的过程中的差异,带来了不同的结果,让我对部分作品的混音还不是在最理想的状态,如果有时间可能会更好,虽说是电视节目的混音,但我个人还是会很纠结,谈一谈我所说的不理想和差异性。 


第五期中有首于毅的歌,这首歌他是以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在演唱,这就使得整首歌的动态范围极大,我如果以副歌的部分为准,整个A段的电平都会极小,所以我在混的时候预先给主歌和副歌分了轨道,硬件压缩上的放大也不一样,这就造成了声音本身和底噪的差异性,这首歌混完,A段的底噪实在太大了,又赶上他唱歌的时候后面的烟机正好在工作,所以串进来了其他频率的噪声,干了这么多年的录音都没有用过降噪这个功能,确实在录音室内没碰到过这种情况,这次第一次给人声的主歌部分做了降噪,我对降噪没有任何经验,也只能凭着自己对于插件的了解,做了适当的处理,但我知道我的方法一定不是最好的,当时也来不及去请教其他人。


第六期的问题在于修好的唱没有及时到位,所以我改了我的混音流程,于是我先预混了所有歌的伴奏,等到唱到了再单独把唱放进去,做唱的AUTOMATION,但是经过这一期的混音,我发现这样做是很不好的,好几首作品缺少对整体的把控性,音乐听起来完成度不够,平时都是从唱开始一气呵成,这回等于把唱往音乐里面贴,使得作品缺少音乐的感染力,融合度不够,当然这些都是跟我一贯的混音习惯有关,其他人不一定会产生这样的问题,以后不再这样分开混了,还是要一首歌从头到尾这样混完,这样至少我们赋予音乐的情感是统一的。


混音其实就是你和你的作品谈恋爱的过程,这种错误就像是你突然间要和你上一个女朋友继续谈一样,很多都是乱套的,情感也是胡乱嫁接的,所以混音这种事情真的不能当流水线来做,情绪也没法从前一首歌里瞬间把抽离出来进入下首歌的情境。

今天就聊到这里吧,明天开始要进入学习状态了。

混音日记 16

致  那些独一无二的遗憾


29

八月

星期二

上半年混了那么多歌,突然想把当时的那些遗憾的作品也梳理一下,有时很害怕这些遗憾变成习惯,所以经常回头看看,提醒自己。

《不夜城》,这首正好赶上耳畔和跨界交替的时候,记得那一周,我要混35首歌,竟然还接了这首专辑的歌,实在没法让自己安静下来,在交案子前一晚,我压力大的终于把自己憋崩溃了,赶快跟制作人乐乐商量,我只能混个大概了,后面的修改只能靠海毅和他了,最遗憾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和我特别喜欢和尊敬的Terence Teo老师合作,就这样在匆忙中结束了。

当然这首歌最后还是很不错的,功劳都在他们俩。


《DR3AM CHASERS》这首歌拖了老康半年,答应他的时候还是去年,电视节目开没开始混,拿到分轨的时候已经每周固定要交9首的混音了,很难能静下心来思考,加上没有时间跟对方交流,我只能利用完成每天混音计划后,再打开这首歌混上一会儿,结果可想而知,混的非常糟糕,我本来想退了费用希望老康能找别人混,可他还是比较希望我来完成,差不多又拖了一个月,老康突然联系我,说专辑要发了,看我能不能再改一版,其实我依然没有时间,我又改了一版,然后又找鲍锐帮忙做了母带,说到这里,我又想起来我还欠他一箱可乐呢。

这首歌算是我那段时间最大的心病了,在我休息的这段时间联系老康,说我要帮他免费再混一首,要不然我的这块心病算是过不去了。


【耳畔中国】里面的遗憾,其实就是没混够,民歌太美了,肯定有混的不满意的,前面的文章也说的挺细的了,我就不再多说了。


【跨界歌王】挑几首吧,其实我每一期都会在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,说点上一期混音的小插曲,大概汇总一下。


《你的微笑》编的很好,混的我自己是挺遗憾的,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改的,也很难为歌手,又唱又跳,跨界几乎所有的歌录音都是一变过,能修的余地非常小。


《父亲写的散文诗》歌手唱的声音太小了,以至于话筒放大后人声自己这轨几乎有整个乐队的声音,这样推出来会干涉掉你混好的一切,这首歌更多的是在找一个损失上的平衡,保住了唱,鼓已经被干涉的没剩下什么了,还好这首歌的鼓没有那么重要的地位。


《梦里水乡》弦乐混大了,我的习惯弦乐在这类风格中的线条都会比较明显,但这首不只是明显,它在和主唱抢戏,我不知道我当时咋想的,是不是到了最后一期兴奋过度了,还是因为太重视这首重视过度了。


《不再犹豫》实在没办法,前奏的SOLO我无力回天,混完我就在犹豫,不断犹豫,这样能行吗?当我配上画面,我知道,就它了,这就是今天的Beyond,精神永在!


鉴于跨界目前还比较敏感,我就不再细数了,每一件作品的遗憾多年后可能都是混音师“不太美好”的回忆。


致 这半年我那些独一无二的遗憾。

(图片中的女孩我不认识,模板里的,有人说看我看腻了,给你换换。)